刘延东: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再次明确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本报今日起刊发系列文章,反映中医药行业内专家、学者、管理人士对刘延东副总理这一论述的热议和强烈反响。

    刘延东副总理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界人士在热议中纷纷表示,长期以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中医药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疾病治疗还是预防保健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认为,刘延东副总理的这一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医药独具特色优势

    “刘延东副总理提出的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首先体现在简便验廉上。正是简便验廉,才能让中医药贴近群众,扎根基层”,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禤国维认为,中医药在实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目标,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比如在门诊部、社区服务中心,诊所等基层机构,中医药服务可以实现不完全依赖于大型仪器进行检验检查,这种特色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向记者举例。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光荣说,中医药既具有“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给药途径,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的特色,又拥有“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文化底蕴深厚,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的优势。

    谈及独特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刊文论述道,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独特性在于它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同时,中医药学与其他医学门类相比,在理论上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其本质特征是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在实践中注重以人为本、三因制宜、整体调节,体现为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

    中医药顺应医学发展

    “中医药独具的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论治思维,在预防保健方面更具突出优势,这正是刘延东副总理所提出的中医药是我国独特卫生资源的重要内涵。”国医大师、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晁恩祥表示。

    “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流、疟疾等,都展现了优秀特质。几十年的实践说明,在西医为主导的平台上,中医药表现得更加优秀。”全国政协委员杨金生感叹,中医药充分体现了中国式医疗方法,顺应了医学发展趋势,能够在医改中承担起预防、医疗、养生、康复等职能。

    因为中医药历经数千年实践、传承和发展,早已根植于中华儿女心中。中医药作为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其认知方法和治疗理念,与现代社会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趋势一致。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解释道。

    中医药助力深化医改

    “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中医药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正是刘延东副总理所提出的中医药是我国独特卫生资源的具体体现。”王琦直言。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充分彰显中医药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有利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开辟一条供得起、重预防、可持续的中国式特色医药卫生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医改的全面实现。杨金生进一步阐释。

    “深化医改正处于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大卫生领域需要中医药的充分参与,中医药全行业也在全力推动自身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作用。”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介绍,近年来,中医药系统确立的“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六位一体、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全面参与深化医改,已经在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和海外发展中形成了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医药参与医改成绩显著。(魏敏)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