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小现象,提示你血虚了,中医此法值试试

发布日期:2019-06-1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18个小现象,提示你血虚了,中医此法值试试

    血虚是一个中医概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也比较常见,特别是容易操心、生活压力大的女性。那么说到血虚,都有哪些症状呢?

    1.头发枯槁,脱发,易断。白头发,剥脱性脱发。因为发为血之余,血虚,血不养发。

    2.失眠,多梦。劳累易头痛。因为血不养神,血不养脑。

    3.头晕目眩。起床或起立过快时,易出现目眩(起立性黑蒙)。因为血不养目,血不养脑。

    4.视物模糊,视力差,眼目干涩,视疲劳。因为血不养目!

    5.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淡白,没有润泽,没有血色。皮肤干燥皱纹。皮肤没有光泽。冬季皮肤干燥搔痒。因为血不荣肤。

    6.痘痘。因为血虚内热。

    7.色斑、褐斑(血不养肤)。因为血不养肤,血虚内热。

    8.全身困乏无力,不能耐劳。因为血不养筋,荣养不足。

    9.心慌。因为血不养心。

    10.气短。因为心脾血虚,肺气不足。

    11.怕冷。因为血虚同时伴有气虚的就容易怕冷。

    12.怕热。因为血虚生内热就容易怕热。

    13.心烦。因为血虚生内热,就容易心烦易怒。

    14.手足麻木。因为气血不充,荣养不足。

    15.指甲淡白变软、易裂。因为气血不充,荣养不足。

    16.易便秘。因为血不润肠,大便干结。

    17.性格内向、 胆怯。因为气血不足,精力不够,喜欢静,不喜欢动。

    18.脉细无力,女性月经减少或延迟。因为冲任精血亏虚,例假推迟,量少。

    引起血虚的原因有以下4个:

    1.失血过多

    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它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证。

    由于出血过多,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 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

    3.慢性消耗

    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 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

    4.劳心太过:

    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 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中医上面,是如何调理血虚的呢?

    1. 中医整体观念,全面统筹考虑,具有很大的优势!

    很显然,血虚,不是单纯的贫血,不是单纯的某一个器官的症状。通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

    调理血虚的最好的方法,是用当归、熟地、白芍、黄芪中药来补血养气。也只有用这些中药材,能全面的解决血虚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而不是单纯的补充某一种元素就能解决。这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优势。和西医的单独看重某个器官的功能显然有所区别。

    古代补血名方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直至今天,仍然是中医临床常用处方。即使是很多西方人也在大量服用。

    研究证实,血虚体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抗氧化能力减退,容易导致早衰。

    中医认为“气”与“血”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补气药能加强补血药的功效。古代著名的补血处方“当归补血汤” ,是由五份黄芪(补气)配一份当归(补血) 组成。此方补气养血效果是医学界和营养 学界公认的吸收率最高的补血益气产品。

    ①地黄有养阴补血功效 ;

    ②何首乌既能补血,又能通便,对血虚体质兼有便秘者一举二得;

    ③阿胶是改善血虚体质的良药。

    2.辨证论治

    在临床中患者有年龄、体质,血虚程度的差异,同时伴有的气虚程度的差异。有没有同时伴有血瘀?比如气血两虚体质适宜气血双补,可选用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血瘀兼血虚体质应活血补血同用,如用黄芪、桂枝加四物汤,桃仁、红花、丹参、 银杏叶加四物汤等。

    尤其是冬季,冬令进补可选用“十全大补膏”、当归补血汤、龟鹿二仙胶等作为基本方,再根据各人的体质差异进行加减与补充。古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温阳补血,对血虚体质兼阳虚怕冷者更为合适。

    总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血虚虽然很常见,调理也不难,但是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判断指导用药,才是最为科学和合理的。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