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的这些讲究,你都清楚吗?

发布日期:2019-08-24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煎中药的这些讲究,你都清楚吗?


    中医治病、养生、调理都离不开中药,方剂开出后,很多时候需要患者自己回家煎药,煎煮方法是否正确,关系到药物能否发挥最大功效。笔者和省二中医院的同学龙主任交流了一下这方面的心得,也分享给爱中医的各位读者。

    选料

    好疗效离不开中医师的准确辨证和遣方用药,但再好的组方,如果遇上质量不好的中药,也难以达到疗效。因此,在药材选择上,建议到医院或者正规、口碑较好的药房取用,千万不能为了价格低廉去购买来路不明的药材,也不提倡外行人自己到药材批发市场买药,否则难辨优劣。

     
    •  

    •  

    •  

    •  

    勿洗

    有人认为中药来源于野生,运输路途遥远,几经转手才到达用药者手里,上面肯定很脏、很多细菌,须清洗后才能进行浸泡,其实这是没必要的。我们通常使用的中药材是经过炮制加工的,也有的会经过蜜炙、麸炒等工序,部分有效成分呈粉末状,清洗会把这些成分冲走,同时其水溶性有效成分也会因此而流失。

    浸泡

    煎药前,先对药材进行浸泡是必要的。因为浸泡能使干燥的药材软化和膨胀,有利于其中的有效成分析出并溶解在水中,保证最大程度地煎出有效成分。建议夏天使用凉开水、纯净水或直饮水浸泡,自来水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可能会与药物发生反应,不推荐使用。冬天则可以用20~30℃的温开水,以缩短煎煮时间。

    除了需要特殊处理的药材,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也可根据药材质地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适当调整浸泡时间,以药材浸透软化为准。

    用具

    李时珍认为“凡煎药,必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现代人煎煮中药最好使用砂锅或者搪瓷器皿。铜铁等金属材质的锅活性较强,可能会与中药材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轻者降低药物疗效,重者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再者,砂锅、搪瓷、瓦罐等容器受热均匀,性质稳定,煎出的药液质量较高。

    煎煮过程中必须盖好盖子,以防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丢失。

    水量

    煎药水量对药效影响很大。理论上,加水量是指浸没所有药材后,水面高出2~3厘米为宜。实际上,具体加多少水要根据药物的处方量、煎煮时间、火候以及药材质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总的来说,第一煎水面高于药面3~5厘米,第二煎高于药面2~3厘米,每次煎煮前,水量要一次加足,不要中途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后再加水煎煮。

    加热源

    煎中药最好选用柴或蜂窝煤作为加热源,这两者燃点低,燃烧面积大,可以使锅底全面受热,温度均匀,煎煮过程中,所有药材的温度升高和缓、同步、循序渐进,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及药物间的充分反应。此外,不同植物的柴火有不同特殊功效,通过烟熏还能起到一定功效,如《本草纲目》就提到“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

    现代城市家庭用的多是煤气灶、天然气灶或电磁炉等,这类热源使用方便,火候大小控制迅速简便,但缺少柴火的循序渐进,效果会差一些。近年来市面出现专门用于煎煮中药的电子煲药器具,也有药房代煎服务,通过电脑调控,既方便,也能接近柴火煎煮的效果。

     

    火候

    火候有文武火之分,武火指大火或急火,文火指小火或慢火。一般来说,煎药均是先用武火煮开,再以文火煎煮。根据中药的种类、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不同,火候也有所不同,如用于感冒、透疹、升阳、催吐的药物,宜武火急煎;泻下、利湿、安眠、止呕、滋补等的药物,宜文火慢煮。具体最好在开药时咨询医师。

    时间

    煎煮的时间和药效发挥关系密切。煎煮时间过长,药物中的成分会挥发掉或遭到破坏;煎煮时间过短,则某些成分难以析出。将浸泡好的中药及水一起倒入砂锅,治疗感冒等的解表药物,用武火煮沸后继续煎煮10~15分钟,将汤药倒到碗里,此为第一煎,加水煮沸后继续煎煮10分钟为第二煎;滋补调理药,武火煮沸后,用文火慢煎,一般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25~30分钟;普通药物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一般第一煎20~2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最后将两次的汤药混在一起服用。

    服用

    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在上午8~10点和下午2~3点,这个时候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胃肠吸收力强。所以,无特殊情况下,建议在上述时间段内服药。如果药物对胃肠有刺激,推荐饭后服,安神药宜在睡前1小时服,均应温服。具体分多少次服用,或者是否要增加服用剂量,饮食上有何宜忌等,则应依从医生的指导调整。

    此外,煎煮好倒出药汤时,应对药渣进行挤压,压出残留汤药,实验表明,挤压药渣后,汤药内的有效成分有所增加,疗效更佳。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