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

发布日期:2019-09-2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中医知识: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

    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是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考试常见内容,今天就脉腧穴的定位和主治给大家进行简单梳理。

    方剂和治法,皆为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方剂是在治法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的药物有序组合;治法则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只有治法与病证相符,方剂的功用与治法相同,才能使邪去正复,药到病除。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常用方剂】

    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之“八法”,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

    是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麻黄汤、麻黄加术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桂枝汤,均属汗法范畴。

    2.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病邪在上,通过呕吐以排除病邪。“其高者,引而越之。”

    吐法用之不当,易伤正气,目前中医临床上用吐法的不多,瓜蒂散属吐法。

    3.下法

    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在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病邪结在里之实证,宜用下法。“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一般实热相结证,用寒下,如大承气汤。停痰留饮,瘀血内蓄等证,须去旧生新,如下瘀血汤、大黄䗪虫丸之类。

    4.和法

    邪在半表半里或证属寒热错杂,宜用和法。和法包含着和解和调和两种治法。

    常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为代表。

    5.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多用于热证。“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白虎加人参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白头翁汤均属清法。

    6.温法

    通过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另外,痰饮为阴邪,易阳气,而阳能运化,寒饮自除,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均为温法。

    7.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消法多用于邪结在里而未尽实者。“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鳖甲煎丸、枳术汤亦是消法。

    8.补法

    是通过补养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以治疗各种虚证的一类治法。“虚则补之。”

    黄芪建中汤、酸枣仁汤、肾气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均属之。补法一般在无外邪时使用,以免“闭门留寇”之弊。

    以上所述的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为中医常见考点,希望大家重点掌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