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直可以服用一个方剂

发布日期:2019-09-24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还是一直可以服用一个方剂

    关于中医,其实许多人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有对于中医的误解,这些问题与误解许多都是来自于不了解中医,因此普及中医知识是我们这一代中医生的任务之一,而且极其繁重,如果做不好普及工作,中医将有断代的可能。

    门诊的病人抛出的最高密度的问题,“我吃一个中药方,效果比较好,我能一直服用这个方药吗?”如果此时医生告诉他吃一周过来调一调药方,病人便会用吃惊的眼神看着医生,还需要换一换药吗?我以为可以一直吃一个药方呢!

    中药需要调整药方吗?还是一直可以服用一个方剂,一文带你读懂

     

    我们都知道,西医现在十分强大,对疾病的认识与中医也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印象中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物疗效较好,就可以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可以长期服用;胃溃疡服用抑酸护胃药也要服用一定的疗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服用优甲乐也是长期服用......推己及人,中医认准了一个病机,也可以长期服用。

    这个问题正不正确呢?一直困扰着众多的患者,甚至是学习中医的人。中医也有一句话“效不更方”,什么意思呢?就是服用中药以后,效果尚佳,就可以守着这个方继续服用,中医称之为“守方”。这些都证明中药有效就可以长期服用吗?

    我们都知道中医有一部临床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创立了三阴三阳辨证,后世认为主要针对于人体被寒邪所伤的辨证论治,其实可以用于所有疾病的临床辨证,不仅有理论意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则更大。历代中医学大家无不是通过学习《伤寒论》,才有诸多成就。

    中药需要调整药方吗?还是一直可以服用一个方剂,一文带你读懂

     

    在《伤寒论》中有许多一个症状变化,就会换用方剂治疗的案例。如太阳病有三类,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三种情况,中风与伤寒的最大差异很多人认为是有无汗液,这个自然是很容易鉴别的。但是没有汗的伤寒,一定可以选择麻黄汤治疗吗?一个征象出现变化就可以转变麻黄汤的运用,那就是脉象,如果脉象不是浮紧而是微弱,那么麻黄汤可能是不能使用。《伤寒论》有十二个字则说明了辨证的重要性“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古代的证与症同音,同音可以互用。

    因此《伤寒论》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有症状的变化或者是脉象的变化,就应当调用药物,甚至是大方向的改变。有人说《伤寒论》是一部僵化而刻板的书籍,里面一方一症都要对应,但是病人不会按照书本来生病。这完全是对于《伤寒论》的误解,对仲景的误解,或者是不解。《伤寒论》其实一部讲述药物变化的书,而且极其灵活,桂枝汤加用桂枝就变成了平冲降逆的桂枝加桂汤,加用芍药则变成了补虚止痛的桂枝加芍药汤,去芍药就变成了治疗胸闷脉促的桂枝去芍药汤......试问除去《伤寒论》一本书,还有哪部医学书籍可以做到如此详尽,疗效如此卓著,可见仲景对于药性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伤寒论》,不研究其中的方药、条文。

    有一个症状变化就要调方?很多中医生可能都不以为然,没有所谓的“证”的变化也要调整药物吗?这个自然是需要的。我们仍然以《伤寒论》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小柴胡汤进行论述。临床见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可以放胆使用小柴胡汤,不必有任何药物变化。

    中药需要调整药方吗?还是一直可以服用一个方剂,一文带你读懂

     

    如果出现口渴、不呕吐的病人,仲景就会减去半夏,加用栝楼根,人参剂量增大,为什么这么用呢?病机同为少阳枢机不利,但是出现不同的症状,就要变化其中的药物。半夏辛温燥烈,很容易伤及津液,口渴为津液不足,自然要去掉半夏。此外半夏可以止呕,没有呕吐才能去掉半夏,如果呕吐而口渴的呢?自然还不能去半夏,那其实不两难境地,仲景亦有解决之法,麦门冬汤就给出了一个良好的答案,半夏可以搭配麦冬,即能止呕,又不伤及津液,可谓两全之法。

    这些都在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即使病机相同,如果症状发生变化,也需要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再如同是太阴脾胃虚寒,如果表现为下利过多,要中用白术健脾止泻,但是如果呕吐过多,就需要去掉白术,重用生姜,一味药的变化,主治的症状就发生了变化,可见病机也不能最终决定药物的使用。要病机与症状相结合,才能准确用药,也才能决定是否需要变化药物的使用。

    中药需要调整药方吗?还是一直可以服用一个方剂,一文带你读懂

     

    终于,我们发现不论是症状变了,“证”变化了,或是脉象变化了,都需要调整药方,不需要在纠结我可不可以一直吃一个药方,这种问题了。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