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4大按摩手法

发布日期:2019-07-2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中医育儿4大按摩手法


    夏秋季节,宝宝很容易发生腹泻之类的消化道问题,中医对腹泻的定义没有病毒和细菌之分,但自有一套治疗方法。

    夏秋季节,气候炎热,瓜果上市,孩子吃生食、冷食的机会增多,再加上难免出入空调房间,室内外温差大,容易感冒,环境湿热又易滋生细菌、病毒,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腹泻。宝宝脏腑娇嫩,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夏秋季节,更易发生腹泻类的消化道问题。中医将宝宝腹泻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类:寒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不同类型的腹泻治疗方法也不同。

    风寒泻—肚肚受凉了

    这是因为吃了生冷的食物,或是腹部受凉而造成的腹泻。宝宝的表现是舌苔白,大便清稀,含有泡沫,臭味不大,宝宝会说肚脐周围痛,能听见肠鸣(肚子咕咕叫),有些宝宝还会发热。中医认为,寒泻是由于肚腹受寒,寒凝气滞,气机不畅所发,所以在治疗上,需要疏风散寒、理气止泻。这样治疗:

    ● 丁桂儿脐贴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宝宝因受凉腹痛、腹泻,贴这个正合适。

    ● 吃辅食的宝宝,妈妈可以用生姜5克和大米30克,熬粥给宝宝喝。

    ● 补脾经200次 位置:脾经位于宝宝拇指的侧面。手法:妈妈用大拇指,沿着宝宝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为补脾经。频率大约每秒3次。

    ● 推三关100次 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成一条直线。手法:妈妈用拇指侧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腕推向肘,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 逆时针摩腹5分钟 妈妈用手掌或三指并拢,按在宝宝腹部,在肚脐周围,轻轻地逆时针摩动。

    ● 捏脊3~5遍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妈妈用拇指桡侧缘顶住脊柱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着督脉以及两旁的膀胱经,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可捏三下提拿一下,称之为“捏三提一法”。每晚一次,每次捏3~5遍,多了可到10遍。

    湿热泻—夏天很多见

    夏季的特点是湿热,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脾的功能是专门运化每天吃的饮食和水分,小宝宝先天脾弱,运化功能尚不完善,夏季遇到外界湿邪侵入,就容易病。宝宝的大便会又稀又黏,次数多,臭味重,肛门发热、发红。吃奶的宝宝,可以看到大便里有未消化的奶瓣。治疗湿热泻,一方面要健脾,一方面要利湿。

    这样治疗:

    ● 木香、苦参贴敷肚脐 将木香10g,苦参60g研成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1~2g,和温水调成膏状,敷于肚脐上,以纱布、胶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 能吃辅食的宝宝,妈妈可以用鲜马齿苋30克,跟大米同煮熬粥给宝宝吃。

    ● 补大肠300次 位置: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就是食指靠近拇指的那一侧面。手法:妈妈用拇指侧面或指肚,从宝宝指尖到指根方向做直线推动。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每秒3~4次。

    ● 清天河水50次 位置:天河水位于宝宝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成一条直线。手法:妈妈用食指、中指的指肚,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做直线推动。频率每分钟3~4次。

    ● 逆时针摩腹3分钟 妈妈用手掌或三指并拢,按在宝宝腹部,在肚脐周围,轻轻地逆时针摩动。

    伤食泻—积食了

    中医主张“小儿食带三分饥”,因为宝宝脾胃弱,吃得太多,不能及时消化,就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伤食泻往往就是吃得太多,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的。宝宝会腹胀、腹痛、腹泻,大便不畅,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嘴里也会有口气,表现出食欲不振,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治疗伤食泻,以消食化积为主,当积滞被消导后,腹泻自然会止。

    这样治疗:

    ● 胡萝卜250克,带皮切小块,加水煮烂,去渣取汁,1天分2~3次服用。

    ● 清胃经100次 位置:胃经位于宝宝拇指靠近掌面的第一节。手法:妈妈用拇指,在宝宝拇指靠近掌面的第一节,从指关节向指根方向直推。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每秒3~4次。

    ● 大肠经刮痧 位置:人体十二经络里的大肠经,从食指指尖沿手臂直至鼻孔,但是给宝宝刮痧时,只刮下臂这一段即可,便于操作。手法:伸直手臂,从肘窝前外侧到食指指尖连成一条直线,沿着这条直线,从肘窝向指尖方向刮。

    ● 运内八卦 50次 位置:以宝宝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内八卦。手法:在宝宝左手上顺时针推运内八卦50次。

    ● 掐揉四横纹50次 位置:四横纹指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的横纹。手法:妈妈可用拇指,从宝宝食指第一指关节横纹开始,依次对四个指横纹进行按揉,每揉3~5次,在横纹处稍用力掐一次。

    ● 揉中脘3~5分钟 位置:中脘穴在胸剑结合部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手法:妈妈用手指或掌根放在中脘穴上,做顺时针按揉,称为揉中脘。

    脾虚泻—经常腹泻,发育不良

    脾虚泻多是宝宝的腹泻治疗不及时或是喂养不当导致腹泻迁延不愈而造成的。表现是大便稀溏、色淡、臭味不重,可见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常常是宝宝刚吃完不久就拉肚子了,宝宝的脸色看起来发黄,手脚也发凉,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平时精力也不旺盛,容易疲劳。

    这样治疗:

    ● 山药60克,加200毫升水煎后,给宝宝服用,每天2~3次。

    ● 补脾经300次、逆时针摩腹5分钟、捏脊3~5遍。

    ● 按压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刮胃经的同时,用刮痧板的尖端按压这个穴位,可以促进疗效。寻找这个穴位时,可以以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育儿版《草本纲目》

    胡萝卜 味甘,性平,可以健脾化滞、助消化、止泻。

    木香 味辛微苦,性温,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泄泻腹痛。

    马齿苋 味酸,性寒。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