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艾灸以温为治的中医理论

发布日期:2019-07-1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探源艾灸以温为治的中医理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艾灸更改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主人体运化,将纳入的五谷杂粮转化为精微物质运送至全身,故脾胃强则后天精气充足,人体气血旺盛。 通过艾灸的方法可提高脾胃之中血液运行,提高脾胃功能,从而达到补益后天的作用。 同时艾灸可以提高机体先天免疫,增强机体抗损伤能力。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与先天免疫密切相关,艾灸通过调节免疫达到补益先天之本之效。

    古法艾灸

    艾灸“以温为治”与温泻理论探源

    温泻灸法又称为吹灸疗法,首见于《灵枢·背腧》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在《内经》中记载了艾灸的操作方法。 其中口吹艾火,加速燃烧,以刺激施灸部位,称为助燃,另一种为自然燃烧,刺激施灸部位,称为自燃,其中自然为“火补”,助燃为火泻。 对于火泻与火补的补泻原则,在《难经·六十九难》中记载“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通过特制的喷头,可做常规部位治疗有可做特殊部位,如耳内、肛周、阴道艾灸。

    艾灸温泻作用的操作与十二经脉的循行密切相关

    《内经》与《难经》中均记载了通过营卫之气的循行顺序来确定艾灸补泻的方法。 《灵枢·小针解》中有云:“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在《难经·七十二难》中有云:“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说明了不同方向的选择对于施灸补泻作用的不同。

    十二经络

    艾灸法以温为治的功效特点与主治疾病

    艾灸温经效应

    《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体。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艾灸的温经之性是指通过温热效应,对寒邪凝滞经脉后所引起的挛缩、闭塞起到缓解作用。 《灵枢·刺节真邪》有云“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能取之”, 在此说明了艾灸对寒凝血止的温经效应。而其主要应用于寒凝湿痹所引起的肢体关节拘急疼痛,甚至四肢末端指掌青紫疼痛等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疾病。

    艾灸的温润效应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写到“诸涩枯凅,肝劲皲揭,皆属于燥”,说明了燥邪侵袭人体的特性。而燥邪的产生除外感燥邪外,则是由于热邪蒸腾水汽所致之燥。 就人体而言,阴虚则热,热则伤津耗气,引发内燥,而艾灸虽性质属温,但其可起到滋阴润燥及促进津液布散。艾灸的温润之效主要在于以温热之效鼓舞阳气,阳生则阴长,以减少阴虚所造成的内热。 同时艾灸振奋气机,气行则推动津液运行,从而布津液,利津生。 《针灸聚英》中记载“骨蒸痨热,灸四花穴”,《灵枢》中记载“阴阳俱虚,火自当之。 ”,说明了艾灸通过滋阴补阳以治疗内热的作用。 其温润效应主要用于治疗阴虚所产生的阴虚燥热、骨蒸潮热及干燥综合征等。

    艾灸的温升效应

    陷下病主要指内脏位置下陷、清浊不分及阳气衰竭之症。而艾灸的温升效应在多处文献中记载。《灵枢·禁服》中有云“陷下者……故宜灸之”;《灵枢·经脉》有云:陷下则灸之;《伤寒论》有云“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其中七九的升提举陷,升位固置,升清降浊统称为温升效应。 其主要治疗作用包括内燥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清浊不分包括泄泻、尿频等以及亡阴亡阳所产生的危重病后。

    艾灸床

    艾灸的温散效应

    艾灸温热以发散、开泄从而促进汗液及体内多余津液的排除。 在《玉龙歌》记载“伤寒无汗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说明了选取不同部位艾灸对于汗液排出的不同作用。 汗孔为排除汗液的主要途径,而通过艾灸的温散效应可控制汗孔的开阖从而调节汗液的排除。 同时艾灸可以补益机体肺气,肺所主之卫气是调节汗孔的主要之气从而达到发散汗液,驱邪外出的功效。 主要应用于外感风寒、闭塞汗孔,邪气不得外出,正气不得于外,以及六淫之邪附于肌表,通过艾灸的温散效果,将邪气彻底排出体外的作用。

    艾灸是祖国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同时也是我们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发挥作用主要通过其温热之性而实现,通过以温促通、以温促补、以温促泻的方式达到调节阴阳、补益气血的作用。 同时其温经、温润及温散效应可以治疗不同疾病,作为中医临床的重要治疗方法,应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选取正确的经络及腧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