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千年文脉代代传 多彩非遗焕新生

发布日期:2019-07-04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上古盐都,山川形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巫溪,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悠长的岁月孕育了深邃的地域文明,繁衍出光华璀璨的非遗文化。

      精美绝伦的大宁河刺绣,千万条彩线轻盈穿梭,绣出民俗风情之绚烂;制作精细的巫溪烤鱼技艺,天然食材与调料的火热碰撞,成就了一道经典美食;老鹰茶传统制作技艺,绿色植物与匠心造就的完美融合,让清爽茶味流转齿间……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了不朽的智慧传奇,是泛着岁月风采的传统经典。

      目前,巫溪县县域内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61项,其中市级非遗项目7项,随着挖掘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巫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更加丰富、鲜活。今之巫溪,正不断传承文脉,让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焕发时代新活力。

      大宁河刺绣

      飞针走线演绎民俗风情

      灵动的鸟兽图案、流畅的线条勾勒、丰富明艳的色彩,当这一切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几尺布面上,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这一款款技艺精湛的手工艺术品让人为之惊艳。

      大宁河刺绣俗名“巫绣”,是流传在重庆巫溪县大宁河畔的民间手工艺,以其细腻逼真、正反如一、构思巧妙、美观耐用等特点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巫溪,一直流传着女孩从12岁时就开始学习刺绣,所绣的作品作为自己的陪嫁,因此宁绣的俗名又叫“嫁花”。它以山庄田园、林木花果、仙山琼阁、琴台瑶池、虎兽麒麟等为内容题材,文化内涵十分深刻。

      “大宁河刺绣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是织麻的形式,因为用麻织的衣服容易破,就在上面加上线以耐磨,经过日积月累的演化,最后成为现在的大宁河刺绣。”大宁河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唐丽娟说,后来根据生活的发展产生了装饰画的形式,慢慢又融入了苏绣、蜀绣等四大名绣的特点。

      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的唐丽娟发现,在机器制造和商业冲击下,儿时常见的美丽宁绣越来越少,学生中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为了让宁河刺绣得到传承,她利用课余时间,跋涉在大宁河的村庄角落,搜集残留的宁绣绣片,并不断走访学习,了解宁绣的文化根源和技艺特色,很快便吸纳和培养出了一大批宁河绣娘。

      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大宁河刺绣亮相上海世博会,博得众人青睐;2011年,大宁河刺绣入选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沉淀千年的古老技艺,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拥有“活态传承”的生命力。为了鼓励更多人传承宁绣,2013年,唐丽娟成立巫溪县宁河刺绣有限公司,并确立了“传承文化”“缓解就业”“创税增收”的企业宗旨,一头挑起困难群众的万家生计,一头挑起非遗文化传承。

      同时,巫溪县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以非遗传统技艺项目为依托,深入实施“非遗+扶贫”文化脱贫攻坚行动。今年10月,山东泰安市、重庆市文化委确定在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开展非遗传承培训,以巫溪红池坝镇为试点,山东泰安市援建30万元,举办大宁河刺绣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培训主要面向贫困人群中的留守妇女,培训学员50人,让贫困群众掌握非遗技艺,促进就近就业,为脱贫攻坚注入力量。

      巫溪烤鱼技艺

      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味

      每到傍晚,巫溪大宁河畔便热闹起来,碧色如练的河水静静流淌,河滩边摆满桌椅烤架上的鱼在炭火下滋滋作响,香味四溢,吹着凉爽的河风,叫上几碟小菜,斟一壶酒,人们吃喝谈笑直到夜深才尽兴而归,这是勤劳朴实的巫溪人在忙碌一天后犒劳自己的最佳方式。吃巫溪烤鱼也成为外地人到巫溪的必须体验。

      巫溪烤鱼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大宁河上的船工发明。巫溪的宁厂古镇因盐而兴,紧靠大宁河,船运非常发达,不少人以当纤夫、船工为生,他们在运输货物的途中饿了就向大宁河撒网捕鱼解馋充饥。

      一天,一名船工将随身携带的咸菜、豆豉加入鱼中,边烤边吃,发现味道更甚一筹,很快流传开来。加上巫溪是产盐地,鱼的保鲜和腌制需要盐,这也为随时吃烤鱼提供了很多便利。炙鱼为食的饮食习俗从大宁河船工中发源,后来逐渐成为巫溪地区广泛流行的食物。

      上世纪80年代,除了制作泡菜、咸菜,没有其他谋生技能的张宗成夫妇在巫溪县文化馆楼下租下小门面,经营张宗成从湖北学来的烧烤生意。一次他在帮大宁河渔民加工鱼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将自制的泡菜、咸菜炒香,作为“浇头”覆盖到烤制好的大鱼上别有风味,至此巫溪烤鱼正式诞生。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