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

发布日期:2020-05-06 18:42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


    古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气足,卫外能力就强,自然健康无病。身体正气强盛,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健康,不过,身体的正气是从何而来的呢?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人体之气分元气、宗气、卫气、营气,其中卫气就是保护我们身体的,而卫气的生成是跟脾胃有关系的。

     

    很多人会觉得提高抵抗力,能抵御病毒的入侵,在家就开始给自己补充各种营养,以为各方面都补足,自己就不会得病了。但是那些真的懂得养生的人,却不会这样,而是会更理性地对待目前的状况,不盲目滋补,保证自己正常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在家也选择各种方式来锻炼身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在各种预防建议中,对于饮食都是提倡少吃生冷、油腻、甜食,注重保护脾胃。我们的脾胃每天都在负重前行,吃得多、过多摄入肉类,吃的食物确实是有营养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也还要看你能不能吸收得了。

    脾胃的消化和运化的功能是有限的,食物积滞在脾胃中无法消化,脾胃的负担就会不断加重,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脾胃功能退化甚至失常。有的人吃点东西就腹胀,难以消化;有的是能吃得下去,但是无法吸收,或腹泻,或便秘,或生痰湿,长赘肉。

     

    同时脾和肺还有关联,从五行关系上来说,肺属金,脾属土,土能生金。脾的功能正常,肺就能得到滋养,肺气充足,身体的抵抗力就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是肺系疾病,在治疗时却要同时调理脾和肺;还有吃肥甘厚味太多之后,会引起肺热,往往也会大便干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脾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除了吃的方面要注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还可以用艾灸、推拿的方法来调理,因此,在家中,不方便出去的时候,不如每天艾灸艾灸,帮助保护自己的脾胃。

     

    ◆那么,调理脾胃,可以艾灸下面的几个穴位:

     

    神阙穴

    在脐中央,也就是肚脐。此处是禁止针刺的,多用灸法,具有温中散寒、养生保健、调补冲任的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足三里(双侧)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太白穴 (双侧)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操作方法:

    取舒适体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温热、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原则,每穴5分钟。

    太白和足三里,左右穴位交替施灸,每日一次。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脾胃位于中焦,脾虚了,体内就容易生成湿气、浊气,而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很多慢性病都是由此而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身体正气从何而来?艾灸帮你调理脾胃

     

     

    神阙穴位居中,又名气舍、气合等,其处四陷空缺,历代针灸医籍均视为人体要穴,在此可以激发经络之气,通过任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五脏六腑,达到疏通经路、调和气血的边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理上中下三焦、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是人体健脾、补脾要穴,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证。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