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针灸:针施沉疴祛

发布日期:2019-06-1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走向世界的针灸:针施沉疴祛


    中药医学,常称中医,是古代中国千年以来对疾病、健康的总结和认识,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是华夏之骄傲,世界之瑰宝,而针灸,则是中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影响了整个东亚,而到了今天,它已经走向了整个世界。

    现代针灸理论认为,人体表面分布着361个穴位,这一个个穴位通过经络互相连接,每一个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而经络就是宇宙沟通交流的桥梁,穴位和经脉就是针灸的核心。针灸理论的物理激方法有两种,针法和灸法,而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针具以一定角度刺入患者特定的穴位内,通过捻转与提插来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刺激不同的穴位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以此来治疗疾病,针灸的针具被称为九针;灸法则是把预先制作的灸炷或灸草在特定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刺激来治疗疾病,而由于艾草是最常用的燃烧物,使用灸法也被称为"艾灸"。针"和"灸",共同组成了"针灸"这一东方的神奇医术,而在这针与灸之中的,是千年以来的医者仁心。

    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大量针灸的理论和技术。而根据现代的考古学研究针灸疗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发现身体不适时用手拍打身体一些位置能有效减轻疼痛,后来发展为用尖锐的石头按压身体,最早的针具砭石头,就诞生了,这就是针法的起源,而灸法和是伴随着火的使用而形成的,先人们发现一些病痛在受到火的熏烤后会有所缓解,受此启发后便逐渐发明了灸法。

    针灸理论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总结。中医文献中,记载针灸最早的是《黄帝内经》,载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筋别,其中的《灵枢经》更是对针灸疗法的第一次总结,因此《灵枢经》也被称为《针经》,到了战国时代,扁鹊对《黄帝内经》的记载进行了补充,写下来《难经》。

    此后的西晋太康三年(282),针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西晋大儒、医学家皇甫谧写下了一部深刻影响后世针灸研究方向的医学著作《针灸甲乙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对针灸的第二次总结。皇甫谧因此书被后人称为"针灸鼻祖",皇甫谧四十二岁患上风痹疾,几乎半身瘫痪,求医无果后便发奋学医,"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皇甫谧也因他的意志和成就,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与孔子齐名。

    到了唐宋,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针灸的发展,唐朝名医孙思邈绘制了彩色的"明台三人图",宋朝针灸学家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过铜人和石碑,将穴位的位置直观的展现了出来。到了明朝,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针圣"杨继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著《针灸大成》,第三次总结了针灸学术。

    清朝和民国,针灸学术由盛转衰,清朝道光皇帝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由禁止太医院使用针灸。民国时期受西方医学的冲击,政府多次下令废止中医,对针灸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即使统治阶级对针灸的敌视,也无法阻拦针灸在民间的发展,千年的艾香已经弥漫了整个中华大地,而那一根根针早已融入血液,流进心中。诸多针灸医生自发成立针灸学社,发行针灸期刊、书籍,顶着压力保存了千年流传的针灸医学。

    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医这一传统医学非常重视,很早就制定了中医政策,鼓励中医的发展,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各地开设了大量针灸的学习、研究机构,针灸这样的鼓励中,迅速在民间普及开了。到了现在,针灸学已经成为所以中医类学院的必设专业,《针灸学》也成为了中医学术的必修课。

    针灸在国际上的影响也随着中国的崛起愈发深刻。1971年7月尼克松访华,随行的美国著名记者詹姆斯·罗斯顿在中国突发阑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詹姆斯由于腹部不适而实行了针灸麻醉,回国后他写下来这次手术体验,其中的针灸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针灸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2003年的法国巴黎,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学术年会上,法国针灸学会主席安德海思博士,大大肯到了针灸在减轻患者疼痛和恢复、增强患者抵抗力方面的作用。法国政府也认可法国针灸协会为正式的医疗协会,并且多家法国大学开设了针灸学,针灸向国际迈出了一大步。

    2006年5月20日,针灸经过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6日,中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申请,针灸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