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

发布日期:2019-06-06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


    脑卒中—中风、脑血栓、脑缺血

    脑卒中是生活中比较常见,且预后非常不好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有着低龄化的趋势,不在是专属于老年人了。

    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形成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尤其对肢体的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比较严重,多数会造成肢体偏瘫、手足麻木、失语等顷刻发生。目前在临床上普遍认为在康复期进行康复治疗是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医学的诊断及治疗

    脑卒中是西医学的名词,在我们传统医学中医学中将其归属于中风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从而脑之神明失用。致使患者出现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等临床症状。

    针灸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治疗中风上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调节作用,故而在本病的任何阶段治疗都有其独到之处。但中风是一个病机复杂且病程长久的病证,从中风发病到其完全康复有许多阶段,不论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治疗中,仅仅采用一种针刺疗法,要达到完全治愈或提高疗效均有困难。所以,在临床上经常采取综合康复疗法,结合了针灸、推拿、运动康复中医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针灸具体操作

    1.头体针:选取百会、四神聪、内关、手三里、曲池、三阴交、风市、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头部以及上肢穴位选用 0.30mm×40mm毫针,其他穴位选用0.35mm×50mm毫针,足三里、三阴交采用捻转补法,曲池、血海采用捻转泻法,其余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以穴位有麻、胀感为准。

    2.腹针:参照薄智云《腹针疗法》取穴,以引气归元法为主,取中脘、下脘、天枢(双侧)大横(双侧)、气海、关元。选用腹针专用针具,规格为0.22mm×40mm。所有穴位均采用捻转补法。

    3.腕踝针:取患侧上1区(小指尺骨缘与尺骨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和下1区(靠跟腱内缘)。选用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针与皮肤呈30°,然后快速刺入,使针身沿皮下进入穴位约1.2~1.4寸,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不捻针。若针下出现阻力,患者有酸、麻、重、胀等感觉,说明针体已进入肌层或筋膜下层,需调针至皮下浅表层。当上述穴位针刺完毕后,均留针4-5分钟,留针期间不行针。

    常规康复疗法

    1.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来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

    2.采用神经促进技术来调整神经通路的兴奋性,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达到神经运动功能重组;

    3.采用牵伸技术来牵伸患侧肢体及其周围的肌肉和其他软组织;

    4.进行躯干肌、髋关节、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背屈诱发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具体解释

    对于中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功能损伤,采用头部穴位刺激以及病变侧肢体上的穴位刺激,可有效疏通经络;此外,加用腕踝针可加强治疗的作用。腹针是一种治本之术,因为人体腹部的穴位,尤其是中脘、天枢、关元、气海等均具有健脾益气,补肝肾的功效,此为中医治本之术。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除瘀滞、通利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

    本方所选的针刺方案,常规选穴中百会为诸阳之会,结合四神聪。此五神针也,均位居人体巅顶,针刺之可醒脑提神,开窍清热,疏通脑络,启动一身之阳气;三阴交活血健脾利湿,补肝益肾,与百会穴相合,可以协调人体一身之阴阳。手三里、曲池两者结合,可以疏通上肢经络之气,活血化瘀,改善上肢运动功能。阳陵泉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具有宣发、疏调之功,与血海、足三里相互配合,可疏调下肢经络,通利气血,平衡阴阳。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