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发布日期:2022-05-20 08:5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缺乏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说,患者应进行运动前风险分层,高危患者还要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比如,患者运动时没有出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没有心绞痛症状、血流动力学稳定,只在高强度运动时才会有明显的气短、轻度头晕等,一般可确定为低风险或中度风险,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康复疗法。
     
    如果上述症状非常明显,甚至患者本身就有猝死/心跳骤停病史、心肺运动试验中血压较运动前降低10mmHg以上、运动中峰值血压≥240/120mmHg、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则意味着高风险。此时选择运动康复需万分谨慎,须征求医生的意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必要的医疗监测下进行。
    一张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和运动类型(type)4个要素,即FITT原则。高血压患者情况复杂多变,有些还伴有并发症,比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等,因此“运动处方”也因人而异。
     
    以一名60岁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例,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还要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他的运动方式就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慢跑和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30~60分钟,每周4~7次。保持中等强度运动即可。中等强度运动要求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70%,运动最大心率为220-年龄。
     
    患者今年60岁,那么运动最大心率就是220-60=160次/分,中等强度运动即为运动时心率在96-112次/分。当然这是粗略估计,更精确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率范围还得依靠心肺运动试验来确定。患者应当在餐后至少1小时后做运动,运动前先进行10分钟的热身准备活动,且随身携带糖块以备适时食用,避免运动时出现低血糖。运动后要做5分钟的拉伸活动。
     
    再比如,一名65岁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做了支架手术),他的血压控制目标是在140/90mmHg以下。建议他选择踏车、慢跑等有氧运动形式,以抗阻训练作为辅助。有氧运动以中等强度为主,每次坚持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4~7天。抗阻训练可以做举哑铃和器械训练等,每组10~15个,每次3~5组,一周进行2~3次。训练结束后要做“整理运动”,即放松至少5分钟。倘若运动过程中出现了胸闷、气短、哮喘或疲劳等症状,应立刻停止活动,直到症状消失。
     
    运动后出现的疲劳怎么办?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运动也容易引起疲劳,至少会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更为剧烈。但是,只要不是心跳特别快且能耐受,就无需顾虑。有的高血压患者担心运动会导致关节或肌肉损伤。其实,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强度,可增强肌肉力量,有利于保护关节。
     
    研究表明,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高血压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可有效降低血压、抑制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血压波动幅度、改善不良情绪和降低血脂血糖水平、提高体内一氧化氮和生长激素的水平,还可以提高端粒酶活性,保护端粒结构,从而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进而达到健康长寿目的。
     
    高血压是一项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甚至是心血管内科治疗效果最好的疾病之一。大家要有信心,只要积极加强运动,改善饮食方式,遵医嘱用药,一定可以达到“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的效果。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