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患者,平时需要关注哪些指标?
全国超过2.45亿人有高血压,对于高血压很多人不够重视,还有人虽然重视,但不知道如何进行管理。其实,高血压管理需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找出高血压的原因;二是看高血压达到哪一个危险层次;三是看高血压对身体产生了哪些影响;四是高血压管理是否达标。首先,先要找出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最近门诊发现几个年轻人的高血压,年龄才30岁左右,血压就飙升到180/100mmHg以上,这样的血压无论如何都要找出高血压的原因。咱们高血压90%以上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于中老年人,有的有家族遗传因素。这种高血压找不出基本的病因,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还有大约5%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常见于年轻人,或者老年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常常是因为存在一些疾病,让血压升高。比如有肾上腺肿瘤,肾血管狭窄,慢性肾炎,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妊娠高血压,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其次,要看看自己的高血压属于几级,属于哪一个危险层次。按照传统的高血压分级,可分为3级,1级高血压指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2级高血压指收缩压在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在100-109mmHg。3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其实,2级和3级高血压治疗方案上没有太多的区别。关于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上较为复杂,总的原则是,血压级别越高,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越多,高血压的危险层次越高。危险因素包括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腹型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颈动脉超声可见斑块,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等。第三,看看高血压对身体产生了哪些影响。高血压最常引起的是心、脑、肾脏的损害,以及产生的并发症。如果出现了心电图的左室高电压、左室肥厚劳损;心脏超声提示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甚至出现了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情况,说明高血压已经产生了心脏的并发症。高血压很容易引起脑血管的并发症。常见的短暂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塞,大面积脑梗塞甚至脑出血,都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也越来越被重视。许多尿毒症的出现都和高血压有直接的关系。早期检查发现蛋白尿,血肌酐水平的增高,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第四要看高血压的管理是否达标。对于不同的人群血压的管理要求不同。咱们在前面讲过,如果一般人群,最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65-79岁的老年人,最好能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够耐受,最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控制在150/90mmHg以下;老年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有蛋白尿的患者,最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总之,高血压的管理并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高血压患者,平时需要关注哪些指标?
发布日期:2022-10-29 09:54 来源:未知 浏览量:
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