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做完放化疗后适度用中医温阳

发布日期:2019-07-1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肿瘤患者做完放化疗后适度用中医温阳


    肿瘤已渐成为人类重大杀手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且呈上升态势。中医药防治肿瘤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国肿瘤防治的特色,在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术后防复发转移,或单独应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中医疗肿瘤大法可归纳为扶正培本法、清热解毒法、活血祛瘀法、除痰散结法、以毒攻毒法、外治抗毒法,而扶正培本法可分补阴阳,补气血,补五脏,攻补兼施等治法。

     

    肿瘤生长快、易转移是风的特性

    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基本质特征之一,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关于肿瘤的转移特性有张健提出的“传舍理论”、王文萍提出的“痰毒流注学说”、贺用和提出的“内风暗旋,肝风内动”学说。风为百病之长,故治疗当祛风为先。从朱良春老先生、王沛教授应用虫类药治肿瘤取得独特疗效来看可以应证肿瘤有风的特性。

    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大多偏咸、偏辛,能行、能散、能活血通经络,虽不单纯是驱风之效,但《医宗必读卷十·痹》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活血,通络,散结和祛风还是有很大关系的。风善行而数变,病性属阳,但和火、热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风在正虚的基础上更容易产生。

    中医治疗肿瘤的重点在温阳

    ● 晚期肿瘤患者宜温阳。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精髓之一,中医治疗肿瘤强调的是治人,而不单是治瘤,所以单纯地盯着肿瘤进行施治也不合中医的精髓思想。

    肿瘤一旦发生,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主要的原因不是来自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来自机体抗病的内在作用。既是说,症状,症候,各个证的出现,不是决定于受了什么邪,而是决定于外邪与人体相争后所反应的症状。

    放化疗后更应注重温阳。中医学认为放射线属“火热毒邪”,化疗药也是一种热毒之药,人们往往只注重热毒过剩伤阴的问题。

     

     

    放疗造成的伤阴,若能在滋阴药中适当地加入温阳药以阳中求阴,能增加疗效。所以肿瘤的放化疗过程中既使有火热因素存在,也不能只见火毒之实,而不见全身之虚。需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扶正培本治疗,而扶正培本治疗过程当中又要注重阳气。

    ●温阳是驱除痰、瘀的有效方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孙秉严认为肿瘤之局部肿物,是由于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痰、瘀、积滞、热毒等在癌毒条件下互结而成。

    既然癌毒常和痰、瘀等互结在一起致病,而目前对除癌毒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可以先从化痰瘀入手,使癌毒无所依附。

    从中医外科局部辨证看肿瘤,体表的肿瘤初起一般皮色如常、无焮红、肿痛,从局部发展看包块生长缓慢,不长到一定程度不易溃、溃后难愈合,类似于“阴疽”、“石疽”、“痰核”、“顽疮”等属中医阴证。外科用药注重温通,阴证治当温通为主,既使是阳实症也忌用一派苦寒。

    肿瘤大多属于“阴凝”而成,性属阴寒挟风;虽放化疗性属火热,也要注意其火热伤阳。扶正培本治疗是肿瘤治疗中的基本大法,而顾护脾肾之阳又是扶正培本治疗中的重中之重。

     

     

    癌毒往往和瘀血,积滞,痰饮,热毒等相互作用下聚结成肿块,目前对癌毒无有效解毒方法,可先通过温化痰饮,活血化瘀等方法使癌毒无所依附。

    肿瘤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温法,既使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清热解毒药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伤及人体阳气,或适当地加入温阳药。

    正如《内经》所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当然,顾护阳气只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众多的方法之一,临床上要注意和其他各法结合应用,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