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五大困难

发布日期:2019-06-2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学习中医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五大困难


    众所周知,学医需要一个很漫长的周期。

    漫长的周期中,学习中医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

    接下来,就随我来盘点一下这些师承学员学习中医时遇到的五大困难吧。

    从被拒看病 到送锦旗感谢

    虽然很多师承学员本身已有一定的行医经历,从十年到三十年都有。

    但是在跟师过程中,他们和实习生没什么区别。

    由于实习医生在为患者诊疗时,必须事先征得患者的同意才能从事相应诊疗活动。

    很多病人患病在身,加上各种因素并不愿成人之美。

    所以,被拒绝接受学员治疗也是常态...

    然而,最励志的是!

    你以为他们需要的是安慰!

    你以为他们会受挫!

    他们却默默证明给你看~

    (更多信息,尽在公-众-号-,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

    受限地理区位仍跋山涉水

    跟师学中医要到现场学,诊所就是最好的教室。

    在这个环境中,师父、病人都是你的老师,你在这个场景中身临其境地去想、去感受、去体验。

    但是往往很多时候,师承学员的住址距离老师出诊的医院并不是那么的近。

    所以,早早起床长途跋涉去师傅出诊地便是他们求学的第一步。

    明朝文学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写道,“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他仰慕名师,但苦于身边没有,每有不解之处,只能快步赶往百里之外,手持经书向前辈求教。

    观我师承队伍,部分受限地理区位的学员大有宋濂求学风范。

    他们不惧行万里路,只为名师点拨。

    为什么学医需要这种点拨呢?

    中医师承提供的来自明师的点拨,如果在学医过程中缺失了,便无缘体悟到师父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大量不可言说的言说。

    这种言说,是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模仿、体验、领悟、掌握的一种无声语言。

    不一定所有的身边人 都支持

    叔本华曾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因此,在做某些决定时,我们常常被身边人的观点所左右。

    学医如此,选择师承亦是如此。

    师承队伍中,非中医学历的已毕业人士居多。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很多事情要完成。

    父母的旁敲侧击,亲戚的软硬皆施,他人的言语左右,都可能成为束缚你学医的障碍。

    纵横家鬼谷子曾留下千古名句,“吾身自省,觉错而改之,正而持。”

    观点很简单,错就改正,对就坚持。

    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就是坚持做自己,总是轻易的因为他人而改变自己,慢慢的就成为当初自己最讨厌的人。

    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做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永远没有办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拜师学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时常让这个年龄段的学员犹豫不已。

    但很多事情,你在犹豫做不做的时候,那一定要选择做,因为现在不做,就可能永远不做了。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而年龄更不应该成为妨碍你走向远方的枷锁。

    毕竟,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决定。

    医学经典太多 看不完

    很多学生抱怨学中医辛苦,因为除了要背大量的药性歌诀、汤头歌诀、还需要看大量的医书,以及经典。

    好的医书浩如烟海,而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又是那么有限,这几乎是每个学医人不可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

    简单来说,应该把书分成「缺了不可」的和「有了更好」的。怎么算「缺了不可」,怎么算「有了更好」,对于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

    如果是类似于「中医必读的 100 本书」这样的书单,这些书单大致都属于「有了更好」的。并不是话说这些书单不好,每本书认认真真读过都会让人受益终生,不过它们与自己的短期目标不是那么契合。

    对于这样的书,不必盲目追求数目,看过一本,便是多赚了一笔,放宽心态,不必焦虑。

    至于「缺了不可」的书目,就是与当前任务紧密相关的书目。

    但我们也都知道,死抠经典是读不出中医大家的。

    邓老也曾说过,仅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的经验,学历再高也不过是个“文字医”。

    “文字医”往往下笔千言,遇到临床实际问题时却胸无一策,解决不了问题。

    因为在感受、表达与接受过程中,信息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其实,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已经隐含了同样的真知灼见。

    其观点在于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了。理解了这种真知灼见,就能理解中医为什么要走师承这条路了。

    社会言论中的恶意诽谤

    自从有了西医后,国人就一直对“中医是否科学”这个命题争论不休,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往往中医在立场上天然处于比较低姿态,一如师承导师胥海斌教授所言,“我从来不会说西医不好,但我也不允许别人说我中医不好”。

    中医是不是科学?这要看对科学怎么定义,如果把人类的所有探求活动归属于科学,那么它就是科学。

    如果只把实证检验作为科学,那么中医就不属于科学,或者说中医不科学。

    其实说中医不科学更符合事实。因为被科学证明的东西,最终都会被科学证伪。

    影响科学界的一些伟大理论,“地心说”在当时非常可信,后被证伪,由“日心说”所代替,日心说后来也被证实有很多谬误。

    牛顿力学被认为是千真万确,后来受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挑战。

    (更多资讯,尽在公-众-号-,师承大家谈,)

    科学为什么发展,因为它很不完善,所以过去的真理被现在的真理所推翻,而现在的真理必将被未来的真理所推翻。科学讲证明,但只要被科学证明的东西,也必将被科学所证伪。

    所以,看病救人不必纠结于科学与否。只要我们的药方能让病人减轻痛苦,起到疗效,那就是在做正确的事。

    其实,学医真的不容易,师承更难,但这群人还是一往无前。

    只因白大褂是他们心中最帅的衣服。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