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的养生四宝

发布日期:2019-08-0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中医专家的养生四宝


     

      养生与健康,从古至今历来是我国人民十分重视的生活理念。《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两千年来对中医的临床工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内经》中“未病先防” “天人合一”等思想,蕴含着古人顺应自然、渴望健康的养生理念与秘诀。那么这些理念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又有哪些指导意义呢?下面请听,首都国医名师、我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冯兴华,为您解读《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让大家了解传统的中医文化,《黄帝内经》是如何讲养生的,以及《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对现代人的日常起居有何指导意义。其实养生远远没有这样复杂,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养生的几个原则,执简孥繁。“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预防疾病是养生的目的之一,《内经》重视疾病的预防,提出了著名的“治未病”的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养生”在古代也称“摄生”,就是通过对身体的保养,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中医专家的养生四宝


     

    顺应自然  因时制宜

    《内经》强调养生要顺应四时的气候变化。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多发病也不同。

    如春天风多,传染病就多。春天气候变化多,变化也快,中风病发生的多,春天过敏性疾病多,青光眼就会加重。

    夏天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腹泻的病人明显增加,肠道传染病增加,霍乱、伤寒、痢疾多在这个季节发生。

    秋天天气干燥,人体的水分很容易丢失,而出现口干、眼干、皮肤干燥,感冒后容易引起咳嗽,而且咳嗽痰少。

    冬天天气寒冷,容易感受外界的风寒,感冒的病人多,受寒以后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老年人冬天关节疼痛会加重。

    一日之内昼夜的变化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慕而收据,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要求人们的生活要做到“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激素在人体内的代谢有如下规律:皮质激素主要是由人体肾上腺皮质所分泌,因此又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每天的分泌量和血中浓度随人的生理活动而升降,每日凌晨逐渐增多而达高峰,午后则逐渐下降,于上半夜为最低;了解此规律,临床专家们就采用晨服激素的对策,让血中外源性的激素,按生理的变化而升高和降低,符合了生理性的波动,从而明显地减少肾上腺皮质轴抑制的副作用,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既可以增加疗效又可以减少副作用。

    研究发现,如果因坐飞机、上夜班等原因导致生物钟被打乱,常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身体不舒服,甚至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顺应四时 道法自然

    颐养精神 恬淡虚无

    中医认为疾病的病因有三条:一是外因,即感受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二是内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三是不内不外因,饮食劳倦,意外伤害等。中医非常重视情志致病,这是中医理念的一个特色。

    中医认为五脏能藏神,五脏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五脏气血调和,功能正常,情志变化就会正常。七情和五脏的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为思、肺主悲、肾主恐。

    在正常的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一般不会发病。情志异常时,如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适应的能力,就会影响到五脏,五脏气血紊乱,不能藏神,就会发生疾病。如怒则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悲伤肺等。如平时我们经常说某某人,肝火太大,心神不定,胆小等等。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