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发布日期:2019-06-1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中医告诉你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高明的医生在未显现症状时,已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阻断,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养生,即是治未病、保护、调养自己的生命,以达阻断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家户喻晓,在蔡桓公未病之时,扁鹊已察觉端倪,多次劝进无效,等病入膏肓之时,才后悔莫及,然已无回天之力。因此养生不仅要“上工”指导,更重要的是认清养生的重要性。

    如何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养生讲求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机体的生理功能,比如良好的作息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而《医宗必读》讲,五脏的养护中,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胃为水谷之海。

    脾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的养生在于保持脾胃的正常吸收。 故肠道消化功能,主要与脾胃密切相关。想要调理消化功能,首先就得从脾胃入手。从而后天我们能控制的,也只有本——脾,所以决定了脾,也就决定了你所能控制的健康。

    中医认为,脾是喜燥恶湿的,一旦湿气内生,便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气血化生不足,这里影响了肠道健康——脾,也就等于影响了整个身体的健康,也可以说湿气是万病之源了。临床可见身体沉重、大便粘腻、皮肤易出油、腹胀、食少、乏力、短气等症。

    那么湿气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湿气和我们平时饮食关系十分密切,好吃生冷、油腻、煎炸、甜食的人,都极易导致湿气内生,故平时应少食上述食物。那除了从症状能看出自己有湿气,是否还有简单一点的办法?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诊的望舌苔,就很容易看出是否有湿气,只要发现舌苔厚腻,那么就说明体内有湿气。

    那么,有了湿气该怎么办?怎么才能防止消化功能进一步受损?

    所谓有是证用是方,这时,我们用一些食物,来祛除体内湿气,如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等,都具有祛湿的功效,用它们来煲瘦肉汤饮用,便可祛除湿气,还脾胃一个干燥的环境,促进肠道健康,也就健康了身体。

    如果我的后天之本——脾虚了,怎么恢复我的消化功能呢?

    中医认为各脏都有气血阴阳,脾胃气虚之时,也会导致消化功能的下降,临床可见食少、腹胀、大便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症。为何会出现脾胃气虚?虚其实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长期湿气重,可损耗脾胃之气,导致脾胃气虚;长期饮食不规律,也可耗伤脾胃之气;长期不运动,气机不通畅,也可损耗脾胃之气。脾胃气虚之人,在舌象上看,可见舌无血色,舌苔少而薄。如果脾胃气虚,我们就可通过食用补益脾胃之气的食品来调理,如黄芪、人参、山药等。

    如果脾胃气虚很久了,消化很差,该怎么办?是否不能恢复消化功能了?

    脾胃气虚日久,可伤及脾之阳气,导致脾阳不足,临床可见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肢体浮肿等症。此时观舌象,可见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而水滑。这时,单用补气之品已显力道不足,需用温煦脾阳之物,如干姜、羊肉、鹿肉、花胶等。

    我经常乱吃东西,但应该脾没问题?

    长期食用热气上火之品,损伤胃阴,也可影响消化功能,临床可见口渴多饮、胃中灼热、皮肤干燥、常发口腔溃疡等症。舌象可见舌红,苔少。这时,我们可用一些清热养阴之品,如麦冬、玉竹、石斛、沙参、生地等。

    消化肠道健康,竟然心情也很重要?

    中医看病,最讲究整体观,并不单纯从一脏入手,还需考虑其他脏腑。从五行来看,肝属木而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气之不舒常常可影响脾胃,导致消化功能受损。肝气不舒多与情绪密切相关,如性格急躁,容易将事情放在心上,做事太过追求完美等,都可导致肝气郁结。

    肝郁之人,临床可见两肋疼痛、易烦躁、睡眠差、口干口苦、打嗝、嗳气、大便时稀时硬等症。此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心情舒畅,另外,也可食用行气、疏肝解郁、滋养肝血之品,如砂仁、菊花、玫瑰花、枸杞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消化功能的调理,不可一概而论,而应该分清病因为何,病脏在哪,才可对证用药,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肠道。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