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家就能看名医

发布日期:2019-06-18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前段时间,家住白云区麦架镇摆茅村鹅井冲组的罗琪,半夜里被一岁多的儿子哭闹声吵醒,小孩哭闹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焦急的罗琪抱着儿子就往村卫生室跑,可由于孩子太小,村卫生室的医生没有诊断出是什么病。

    看到罗琪焦急的样子,村卫生室的医生一边劝慰一边打开电脑上一款叫“万家医视”的软件,电脑上出现了麦架镇卫生院就诊室的画面,白云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周延正在卫生院里坐诊。通过实时视频,村卫生室医生请周延诊断,周延仔细询问情况并观察孩子症状后,诊断小孩是肠胃感冒引起的腹痛。在周延的指导下,村卫生室医生开出了药方,小孩服药后病情很快得到缓解,不久后便康复了。

    麦架镇卫生院院长周云飞说,麦架镇卫生院和广电网络合作搭建的“万家医视”平台,已在200户村民家中试点,建立起村民家、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区医院四级问诊体系,自今年初运行以来,已惠及村民200户,发起远程问诊近300人次。“老百姓觉得哪点不太舒服,只需联通视频,便能向镇卫生院或区医院的医生咨询、预约、问诊,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麦架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林国雪介绍,麦架镇卫生院1982年建院,主要做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设备简陋、人才短缺、医疗技术落后,直到前几年依然只有一个综合科室,医生还要兼做护士的工作,老百姓看病都是去区里的医院或市里的医院。“老百姓来我们卫生院主要是打疫苗,或者小感冒打针输液,一个月来就医的也就几百人次。”林国雪说。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乡镇老百姓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白云区不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并以麦架镇卫生院为试点,以大数据为引领,围绕“远程医疗”、“医共体”建设、医疗服务设施建设等,去年初启动对麦架镇卫生院的改造升级工作。

    去年9月,麦架镇卫生院的化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DR室、数字计免门诊室、远程会诊中心“五室一中心”,以及儿科、内科、妇科、中医科、住院部等多科室建成;基层健康云HIS系统等医院信息系统上线启用,并接入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及省级远程诊疗平台;率先在市内乡镇级医疗机构中实现身份证识别、电子病历、诊间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医疗和公卫数据互联互通等,建立“乡镇卫生院检查,区级医院诊断”的远程诊疗新型服务模式。

    去年12月,麦架镇卫生院与白云区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建立医共体、医联体合作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依托医共体模式,区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家长期入驻坐诊,简化就医流程,开通就诊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病人不动专家动,专家不动数据动”的远程会诊。

    今年初,麦架镇卫生院推进“万家医视”工程,选择在各类慢病人群家中试点,覆盖青山村、小桥村、摆茅村等七个行政村200户,让老百姓足不出户,通过手中遥控器和电视机,就能向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区医院的医生问诊。同时,麦架镇卫生院认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低收入困难群众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今年来我们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每个月来就诊的近3000人次。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区级、市级医院的专家服务,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周云飞说。

    麦架镇卫生院的变化只是白云区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云区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构建四重医疗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2年,白云区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实施“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次年,这一模式在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推行。

    2015年,白云区医院列入贵州省及贵阳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机构名单,年底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2016年,白云区开始引导全区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并通过搭建医疗联合体,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加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建立19支全科医生队伍;牵头制定《白云区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对农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11类人群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启动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此外,白云区还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医改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工作机制。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