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这么复习就对了!

发布日期:2019-06-1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②中国古代农业耕种的主要特点:精耕细作

    ③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生产方式是:男耕女织(男耕女织最早出现是在春秋时期)

    ⑵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

    ①原始社会:人们主要用石斧,石铲等劳动工具,耕种方式是“刀耕火种”

    ②文明时代:(夏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大量出现了,但因为其昂贵而不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主要农工具是耒耜,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

    ③春秋战国:开始有小件的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更加广泛。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秦汉后牛耕逐步普及;牛耕是我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动力革命,从此铁犁牛耕就成了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种方式。

    ④唐朝时期:曲辕犁是农具改革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注: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农具的出现,而不是牛耕的推广。

    B: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是:铁器与牛耕的广泛使用

    C:我国农业史上农用动力革命最早出现在春秋末期。

    D:灌溉工具:从三国时期的翻车到唐朝时期的筒车(利用自然力溉灌的一种工具)

    古代水利设施:

    春秋时期:淮河流域修建了芍陂。

    战国时期:岷江流域建了都江堰;黄河流域建了郑国渠。

    西汉时期:黄河流域修建了漕渠、白渠;新疆地区建了坎儿井。

    东汉时期:王景治黄河。

    注:我国古代经常性大规模地治理黄河是在汉代。

    (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总结

    ①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②夏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西周井田制是典型的代表。(井田制实质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③春秋时期:出现了私田,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形成(贵族夺田现象反映本质的问题是井田制的瓦解)。

    ④战国时期:各诸侯开展变法运动,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商鞅变法在法律上明确地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全面肯定。)。

    ⑤三国时期:推行屯田制。

    ⑥北魏时期:实行均田制(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⑦明末时期:农民大量丧失土地沦为佃农,租田制盛行

    (中国古代以租田的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是在秦朝,租田方式早在战国时期产生,到了汉朝已普遍存在,自宋开始,租田经营仅次于自耕的农业形式,明清时期,租田制普遍全国成为农民经济中的主要方式,契约纳租的方式被确立,又使佃农对地主依附的关系相对减弱)。

    土地兼并现象:

    ① 我国古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始于北宋,明代皇帝带头兼并土地,到了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占用土地的现象已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② 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转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③ 土地兼并现象在政治上直接导致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减少,在经济上对农民造 成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制品,对地主来说,封建地租使其乐于买田置地,影 响手工业的扩大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中原人口南迁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A:中原人口的南迁高潮:

    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

    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第二次高潮:唐朝的安史之乱时期

    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在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

    B:经济重心南迁: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