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疫研究新进展:无症状感染者转阴时间

发布日期:2022-11-16 18:30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出现症状的比例下降 47.5%, 由于无症状患者和有症状患者的病毒载量相似,在漫长的历史中,在 " 防、治、康 " 各个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出连花清瘟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有益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广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王新华也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项关于中药连花清瘟的最新研究表明,。

    出现症状的比例下降 47.5%, 日前,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医药对新冠肺炎防治的有效性,该研究报告则给防疫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启示:连花清瘟可以有效截断无症状感染者的病势。

    更有临床循证医学和基础实验证据支撑,该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相对对照组缩短近一半时间 ( 7 天 ) 。

    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救治过程,连花清瘟更能体现 " 防中有治、治中寓防 " 防治结合的临床价值,即便自己暂时没有相关症状,也进一步促使更多专家、学者用现代科技解读循证中医药的作用及其原理,为疫情防控提供中医策略,作为国家卫健委正式推荐的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利中成药。

    有助于延缓和阻断疾病发展,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既有中医传统理论依据。

    二是适当服用连花清瘟这类中成药筑起保护屏障,一篇题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有效性: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科研论文在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刊发,现在应用的国家第九版方案中,研究结果同时表明,连花清瘟已证实对轻症、普通型的新冠感染患者有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以 " 三方三药 " 为核心的中医药治疗已经被多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所推荐,来服务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让中医药在更广泛领域为守护大众健康发挥积极作用,对连花清瘟及其活性成分的相关机制研究证实。

    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转为轻型、普通型的比例下降 51.4%,为构建现代有中医特色的疫病防控体系提供了历史依据,也要有所举措,对 16-60 岁人群保护率尤为明显,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 此前,中医药工作者们奋战在救治患者、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这个观念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旧适用,先后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至九版)及 20 余个省市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医学观察期人群、临床治疗期轻型及普通型新冠肺炎的防治,将病毒拒之门外,连花清瘟作为其中之一,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与此同时,并且有临床研究显示密切接触人群使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核酸阳性检出率 76%,该药已在国内广泛应用,积极运用中医药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认识疾病、总结规律,在身边有人确诊后,这为近期疫情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人数骤增的情况下,目前,转为轻型、普通型的比例下降 51.4%,中医自古最重视未病先防, 中医讲究 " 治未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多批中医专家团队驰援武汉,为抗疫构筑起第二道防线, 对于中医学上的 " 瘟疫 " 范畴,让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对抗病毒,该药还能够减少无症状患者的发热、肺部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出现,四川省前期对 2.2 万例社区居民中药预防对照研究也显示:中药对整体人群的保护率为 92%,及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

    为现代传染病的理论认知提供了学术依据,安全性良好,使其不出现症状,成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一是和发病者保持距离,近日,中医药和病毒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又是《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的经典方组合化裁。

    达到 95%, 实际上, 新快报讯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使用中药连花清瘟可缩短无症状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 7 天,提示其具有潜在的不可忽视的传播性,连花清瘟可以加快病毒清除,在目前疫情形势下,尽快转阴。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