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发布日期:2019-08-20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御纂医宗金鉴》简称《医宗金鉴》,全书共90卷,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中比较完善而又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切合临床实用,流传极为广泛。此书是清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综合型汉医丛书,《医宗金鉴》这个名字是由乾隆皇帝钦定。《医宗金鉴》后被《四库全书》收入,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医宗金鉴》有很高的评价。自成书以来,这部御制钦定的太医院教科书就被一再的翻刻重印。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清初,天花流行,危及宫廷,特别顺治皇帝死于天花,宫廷十分紧张,康熙亦曾感染天花,幸得隔离治疗保全了性命,也正因为康熙曾因天花获得免疫而得继承帝位。因此,他在位时十分重视痘疹一科与种痘术之推广。乾隆即位后,继续发扬康雍两朝重视医学之余风,接受太医院院使等鉴于古医书“词奥难明”“传写错讹”,自晋以下“医书甚夥”,“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间有自相抵牾”的奏折,请求发内府医书,并征天下秘籍“分门别类,删其驳杂,采其精粹,发其余蕴,补其未备”。乾隆于四年(1739)诏令供奉内廷御医,太医院右院判吴谦,与康雍乾三朝御医、院使刘裕铎,共同领衔编纂医书,由吴谦与刘裕铎任总纂修官,其下有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校阅官10人,收掌官(书稿保官)2人,誊录官23人,以及画家等组成编纂班子。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吴谦,字六吉,安徽歙县人,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吴谦奉旨后,下令征集全国的各种新旧医书,开始编辑《医宗金鉴》。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伤寒论注》17卷、《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经过三年时间编纂完成,全书共90卷,分15种。即伤寒17卷、金匮8卷,名医方论8卷,四诊1卷,运气1卷,伤寒心法3卷,杂病心法5卷,妇科心法6卷,幼科心法6卷,痘疹心法4卷,种痘心法1卷,外科心法16卷,眼科心法2卷,针灸心法8卷,正骨心法4卷。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图、说、方、论俱备,歌诀助诵。细读之部分内容有着十分明显的时代性,适应当时的中国疾病谱。例如康熙、乾隆时期由于天花危害甚大,对太医院压力更大,因此,太医院在分科设置上也有明显的反映,如将痘疹作为一科从幼科中分立出来,在《医宗金鉴》中也单独成册,特别还将《种痘心法》作为一卷与幼科心法并列,可见对天花一病的专门研究与防治得到了高度重视,促成幼科被分解为三科。由于接种人痘的推广与普及,天花之危害明显降低,太医院又将痘疹一科合并回幼科。另外,还有对正骨一科整理提高也十分明显,通过《医宗金鉴》的编纂,使中国历代相传的正骨理论与技术更加系统,更将宫廷上驷院绰班(正骨)处的丰富经验融为一体,使太医院正骨科与上驷院绰班处合并一处,理论与技术均得到提高。

    乾隆钦定医书之大成《御纂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一出世后逐步成为全国医学教与学的必读书和准绳。因为广泛的需求,清政府与商家刻本印刷十分频繁,至今其版本流传已有50多个,平均4-5年就会对《医宗金鉴》进行一次重版刊行。主要原因是这本书内容的丰富简约,深受读者喜爱,同时,因为乾隆皇帝的大力推广也助了一臂之力。

    《御纂医宗金鉴》成书后被推广到全国各处,成为当时从医人士必读教科书,《御纂医宗金鉴》直至今天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我国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