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术的传授(图)

发布日期:2019-05-2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古代医术的传授

     

    章原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中医师临床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民间对于“老中医”或医学世家的信赖,正缘于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

      医疗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年限慢慢积累,但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则是如何将这种经验传承下去。历史上,中医学的传承有其特殊性。最初,医学知识被官府垄断,其传授主要以世袭为主。战国以后,医学知识逐渐流播于民间,师徒式的传授开始渐增。此后,家传与师徒这样私相传授的方式便成为了薪火相传的主要方式。虽然自南北朝之后,逐渐有了类似学校式的医学教育,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在业界占据主流的依然是私相传授。直到近代新式教育兴起后,这样的格局才逐渐被打破,形成以院校教育为主的情形。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私相传授当然范围有限,对于医学的扩散影响而言,当然不利。这也是近代中西医论战中,传统医学饱受争议的所在。但之所以形成这种传授的方式,自有其特定的文化与历史渊源,并非医学一科如此,也绝非医学因素所能左右。

      所以在古代信息不发达,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艺的情况下,如果有志于求医,又能遇到合适的医师传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看看历代名医的成才历程,不难发现,除了家传之外,大部分都曾有过四处拜师求艺的经历,而得遇名师往往是医学之路上的转折点。如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他三十余岁,才开始专心学医,为了提高医术,出外四处寻访名师指点。走遍了江浙一带,终于寻访到名家罗知悌,但罗脾气古怪,恃才傲物。虽然朱丹溪多次前往拜会,罗知悌根本见都不见。朱丹溪坚持不懈,甚至当地士林都被打动,纷纷劝罗知悌。经过几番波折,朱丹溪才最终得见罗知悌。而罗让朱尽去旧学,重新跟着他学习医学,终于成就了一代大家。

      在长期的私相传授过程中,医家也逐渐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其中一个基本的原则便是医不轻传。这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非其人勿教,如果不是适合的人选,则不应该传授,否则是“慢泄天宝”;二是得其人而教,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就应该将医术传授于他,否则是“失道”。可是究竟“非其人”与“得其人”到底区别在哪里呢?字面看似简单,却实在并不容易,他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因素,除了外在的天时、地利、人和之外,个人的品德、智力、悟性等都尽在其中。

      由于医学事关人命,素有“仁术”之称,因此医家择人时,格外注重对于品德的考量,将学医者是否心存仁爱作为首要标准。比如金代名医李东垣在选择徒弟时便询问:你学医是为了“觅钱”还是“传道”?如果回答是前者,则根本不予以考虑。而如果回答后者,则不但接受,还乐意资助,让其能够安心学习。因为品德的考量不好轻易下结论,所谓路遥知马力,因此,医家择人有一个严格的过程,有时甚至很漫长。比如神医扁鹊,他本来只是一个客舍的舍长,但是,在与旅客的交往中,发现有一个常客长桑君非比寻常,于是对待他格外恭谨。而长桑君虽然也觉得扁鹊不是一般人,但仍然在交往、观察了十几年之后,才将自己的医学知识传授给扁鹊。

      在医学传授的时候,往往还会有相应的仪式以示郑重。在早期的医术传授中,甚至还有歃血为盟的记录。比如《灵枢·禁服》中所记载的授书仪式,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黄帝以老师的身份向学生雷公传授医书,首先要斋戒三日,然后选择“正阳”之天,进入专门的斋戒室进行割臂歃血的仪式,还要向上天祷告,并发誓如果有悖誓言,则反受其殃云云。在学生表明心迹后,黄帝方左握其手,右授其书,并且仍不忘再三叮嘱。《内经》中各篇成书时间不一,从常理上推断,这应该描述的是早期传授医术的情况,还带有一些巫风的痕迹在里面。当然,这种情况其实并非只是存在于医学领域,古代的许多行业的早期其实都有这种情况存在。

      即便“得其人”,终于有缘成为师徒,求医之路也才刚刚开始。由于医学是实践性的学科,而面对变化莫测的病情,经验的积累与总结至关重要,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所反映的便是这个道理。而作为学生,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这种长期积淀的医学经验与智慧继承下来,可谓重中之重。但是,正如《后汉书·郭玉传》中“医之为言意也”所强调的,行医贵在思考,至于经验有些可以言传,但还有许多感悟则老师“口不能言”,只能依靠个人的悟性了。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