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5个误区,让你的血压“高高在上”

发布日期:2022-09-29 14:49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常见的5个误区,让你的血压“高高在上”


    a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妥妥的 “健康杀手”,一旦染上它很可能终生作伴。持续的血压升高,不仅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甚至会引发可怕的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
     
     
     
    高血压是全球也是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而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不少患者容易受到“伪科学”、“伪医学”影响,产生的一些错误观念严重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本文总结了高血压常见的5个误区,并给出科学解释,为大家还原高血压“真相”!
     
    -01-
     
    高血压5大常见误区,你了解多少?
     
    01、年纪大了血压高没关系?
     
    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确实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变脆、血管硬化等情况,但这并不代表上了年纪的人血压增高就是正常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到“高血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老年人,认为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有高血压。殊不知,在快节奏、高负荷生活的当下,同时伴随着超重肥胖、饮食结构不平衡等原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已经悄悄潜伏在中青年人身上。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8—44岁的青壮年人群中,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甚至一些青少年、儿童也会得高血压。
     
    02、高血压没症状可以不管?
     
    一般来说,血压异常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不过在高血压早期,很多人可能并不会出现什么明显症状,尤其是一些年轻患者甚至没有任何感觉。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选择放任不管,没有症状就不吃药,等出现症状再吃药。但这个时候,血压实际上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高血压是个“无形的杀手”,即便是血压轻度升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心脏、肾脏、脑血管等产生慢性损伤。如果等到症状非常明显再进行干预,很可能就错过了血压控制的最佳时机。因此,一旦发现血压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发生无法挽回的并发症。
     
    03、药有副作用不吃或少吃?
     
    有些人认为,降压药会有副作用、依赖性,所以选择不吃或少吃。确实,药物可以治病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是概率性的,而且大多是轻微的、可控的。更重要的是,降压药的副作用远远小于高血压本身对身体的损害!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