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民族医药传承要坚

发布日期:2019-09-1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至今鲜活的印记。当前,围绕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整个行业正积极行动起来,让中医药这张文化名片站稳本土的同时,不断走向海外开拓更大的舞台。传承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闪亮的文化名片。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已经成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

    蒙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民族医药传承要坚

      由中国新闻网主办的《致敬国医国药 传承民族智慧》系列报道活动,于8月12日走进蒙医药,参观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博物馆,并与从事民族医药(蒙医药)工作的专家、学者交流座谈,同时走进蒙医药传承创新代表企业——蒙奇药业等单位。

      蒙医药民族药像一朵小花,长在山间

      内蒙古蒙医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不断显示出独特的医疗价值。蒙医药是在蒙古民族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它是东方医学和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2008年,蒙医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朱兆云提出了民族药发展的问题。她说:“民族药像一朵小花,长在山间,似在深闺人未识。但它在民间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我们应该把这些好东西进一步研究出来,为人类健康服务。

      内蒙古幅员辽阔,适宜蒙中药材的种植。但同样,种植什么样的药材、种植多少面积、也同样需要自治区相关部门要做好上层设计,统筹安排。

    蒙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民族医药传承要坚

      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蒙医药学会会长乌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蒙医药是中华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蒙古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蒙古民族辉煌的历史。蕴含着蒙古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伟大的创造力。传承和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希望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蒙医药的特色优势的治疗方法得以更好地传承。

      蒙医药群众基础越发深厚 放大医改惠民效果

      蒙医药的群众基础越来越深厚,蒙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呈现出了疗效好、副作用少、费用低,从而有效地遏制了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同时放大了医改惠民的效果。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呼和浩特市周边过去的蒙医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如今,呼和浩特市周边旗县的蒙医中医医院软硬件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蒙医药发展,人才总量不足,出口不畅,蒙医药发展一度跌入低谷,现在随着各级蒙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壮大,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了,人才整体学历、素质偏高。如今,“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发展好了,归国的人才越来越多,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目前已经有50多个博士,归国的博士们纷纷表示,回国后来到国际蒙医医院不仅能看病,还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实现了自己的科研梦,”乌兰坦言道。

      蒙药中药产业化发展稳步推进 内蒙古促蒙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乌兰表示,蒙药产业化市场整体发展良好,纵向比较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较与苗药、藏药还有差距。去年,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下,应该说为蒙药的产业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将26种蒙药一次性列入国家医保,意味着,这26种蒙药可以面向全国的任何一家医院去销售,扩大了蒙药面向市场的范围,让更多患者受益。

      蒙医药学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形成了具有初步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古代蒙医药,后来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基础理论和医疗经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2008年,蒙医药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