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淘金,缘何要押注CRO?

发布日期:2019-06-06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自港交所宣布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在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绿色通道"的助力下,今年多家医药公司迎来了IPO的重要时刻。然而正值生物科技公司蜂拥而至涌入港股交易市场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却不忘发出善意提醒指,生物科技公司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素来就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而鉴于这一系列因素,表现在市场上股价常常会因公司的发展动态、研发成果而产生剧烈波动的风险。由此,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机遇往往更青睐那些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成熟投资者,而往往这些也都是机构投资者颇多。

      那么这个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医药行业领域最佳的下注姿势是什么呢?CRO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正值港股即将迎来两只CRO药企——方达控股和维亚生物之际,不妨让我们就此一览这个医药细分领域的魅力所在。

      一、CRO——医药"淘金"路上的卖铲人

      医药行业的赛道其实并不少,从CRO、CMO再到CSO,各个领域都有其特色。不过正如在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大家都忙着去淘金,结果到最后发现卖铲子的才是最赚钱的。对于医药行业而言,CRO领域的医药企业无疑正是那选择卖铲子的人。比起淘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卖铲子实实在在是赚一分得一分的好买卖,之于投资者而言,押注这样的因提供服务从而有了确定性收入来源的标的,显然比起投资那些在九死一生中研发新药的公司,风险也将要小许多。

      那么具体来看看CRO究竟是什么?

      CRO(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s)合同研发组织,一般指的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

      CRO的产生无疑与新药研发的高风险密切相关。

      毋庸讳言,一个制药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药研发能力,然而一个"爆款"的出现往往落得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局面,风险极大。而除却风险,技术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时间周期长也同样是困扰研发企业的痛点所在。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为了能够缩短研发周期、控制成本、降低风险,"卖铲人"CRO服务也就应运而生,其将新药研发环节单独剥离出来,为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在医药研发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这种模式的诞生无疑给了正全力冲刺的制药企业们极大的便利。

      作为在制药行业的价值链中与新药研发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CRO的服务范围可谓广泛,其基本覆盖了整个新药研究的产业链。包括了临床前CRO(如:生物分析研究、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及毒理学研究、化学、制造和控制服务)和临床CRO(I至Ⅲ期临床试验及数据管理、生物等效性研究、药品注册申请)等工作。

      可以看到,CRO基本承担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新药开发的组织工作,其有力的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成为实现新药快速上市的途径,并极大的降低了研发开支,提升了新药收益,对于制药企业乃至整个医药行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CRO风口已至,未来已来

      作为国内新兴技术服务产业,我国的CRO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崛起、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从全球趋势及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这样的发展状态可谓是大势所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全球药品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34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503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到839亿美元,预计2017年至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0.8%,增速尤为可观。

      而聚焦到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其规模和预期增长速度同样不容小觑。根据报告,美国药品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6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46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到375亿美元,预计2017年至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9%。

      回归到国内市场,虽然我国CRO行业起步晚,底子薄,但发展速度同样惊人。从报告来看,中国药品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42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到144亿美元,预计2017年至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7.7%,且明显高于全球及美国的预期增速。这无疑反映了我国CRO产业所存在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机会,同时也意味着行业内企业有着足够大的成长空间值得去挖掘。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