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4个监测血糖的错误,你遇到过吗?
糖友要积极控稳血糖,日常也要注重血糖监测立秋过后,天气变得干燥,早晚温差大,正是糖尿病肾脏、眼病、心血管病等多种并发症的高发期,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稳血糖,日常也要注重血糖监测。但很多 糖尿病患者 在检测血糖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行为,导致血糖测量不准确。因此,学习一些检测技巧对控稳血糖意义重大。糖尿病患者要避免在这4种情况下监测血糖,以免造成结果不准确,影响病情控制。一、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饭后开始计时餐后2小时的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规监测点,餐后2小时的血糖可以很好的反映患者的胰岛功能、饮食、药物三者之间的匹配关系。而很多患者测量的餐后2小时血糖往往都是超时的,因为他们认为是吃完饭后2小时再测量。其实正确的测量时间是我们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的2小时,这个时间点测量才是准确的餐后2小时血糖。二、监测空腹血糖的时间太晚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也要选择正确的时间段,如果时间段选错了,测量的结果对疾病的参考意义是有偏差的。空腹血糖可以反映患者朋友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情况,以及可以帮助判断前天晚上的饮食和用药是否合适。严格意义上来说,禁食8到12个小时,除了喝水以外,不能吃任何有热量的食物,次日早晨采的血可以算是空腹血糖,一般不超过9:00。所以大家在测量空腹血糖的时候,最好遵循这个要求进行检测。三、前一天刻意减少饮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打算第二天测血糖,会刻意地去减少当天的饮食,想第二天检测的数值好一些,其实这样刻意去少吃反而影响我们对疾病控制情况的评估,不能代表日常状态下的真实血糖水平,反而妨碍对病情的管理。无论做何种检测,我们需要保持平常的饮食状况,不需要刻意的少吃或者多吃,空腹血糖能反映我们的基础胰岛功能情况,所以大家正常饮食就好,只有将我们的血糖测量准确了,这样的指导才能更加有利于血糖管控,有益于身体健康。四、未按时使用降糖药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按时使用降糖药物,或是擅自停药都会对病情造成影响,如果擅自不吃药物第二天去测量血糖,不能反正治疗的真实效果,也不能反映真实病情,反而更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加重病情。因为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是检测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不能在检测前擅自更改用药。另外,检测血糖前后进餐是否如常,是否有剧烈运动,是否抽烟或饮酒,是否有大的情绪波动,这样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不要害怕测血糖,也不要为了把血糖数值降下来而忍饥挨饿、增加药量,我们放宽心情,以平常的状况去测就好。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医生会根据我们的情况来做饮食运动的调整,必要时做药物方面的调整。
这4个监测血糖的错误,你遇到过吗?
发布日期:2022-08-18 13:5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次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